黄瓜的原名叫什么?
A、胡瓜 B、绿瓜
正确答案就是:胡瓜。
咱平常做饭,切黄瓜丝、拌黄瓜凉菜的时候,估计都没想过这黄瓜原来叫啥名儿。我有时候就琢磨,这黄瓜在菜市场、厨房里天天见,它的原名到底是啥呢?嘿,你可能想不到,黄瓜的原名叫胡瓜。这得从张骞出使西域说起,那时候,中原和西域交流还不太多,张骞这一去,可带回来不少新鲜玩意儿,胡瓜就是其中之一。当时中原人都没见过这绿莹莹、长条儿的东西,一下子就对它产生了好奇,胡瓜也慢慢在中原的土地上扎了根,成了人们饮食里的一部分。
为啥后来叫黄瓜了呢?
这里面有个挺有意思的故事。后赵有个皇帝叫石勒,他是羯族人,特讨厌别人叫他们 “胡人”。有一回,襄国郡守樊坦来见他,穿得破破烂烂,石勒就问咋回事,樊坦一着急,说“胡人” 抢了他东西,说完才反应过来犯了忌讳,吓得赶紧请罪。吃饭的时候,石勒指着胡瓜问樊坦这叫啥,樊坦脑子一转,说“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一听,满意了。就这么着,胡瓜在朝堂上就改叫黄瓜了,然后慢慢在民间也传开了。我觉得这事儿挺神奇的,一个名字的改变,就因为这么个小插曲。
从文化的角度看,这名字从胡瓜变成黄瓜,学问可大了去了。“胡”字说明它是外来的,就像个客人,到了中原这个大家庭。但时间长了,它得融入啊,就像咱们交朋友,得互相适应。改成黄瓜,就是它适应中原文化的表现,这也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现在咱们吃黄瓜,凉拌、炒着吃、做汤,各种花样,这背后其实是文化融合的结果,胡瓜真正成了咱们饮食文化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那有人可能会问,黄瓜明明是绿的,叫绿瓜不是更合适?
我也这么想过,在有些地方,确实有人管它叫绿瓜,可能是觉得颜色太明显了,就这么叫顺口了。但这只是俗称,就像有的地方管红薯叫地瓜一样,不是它原来的大名。从历史记载和文化传承来看,它的原名就是胡瓜,“绿瓜”只能算是个昵称,不能代表它真正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