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秋雨多,多出现在白露至霜降前,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意即该节气不利于晚稻抽穗、中稻收割和翻晒。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节气词典:
每年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是“白露”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养生:预防秋燥正合时
今天进入白露节气。中医将秋季分为初秋、中秋和晚秋,“白露”标志着炎热的夏天将过,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进入了中医秋季养生的“中秋”时期。
防病
进入白露,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就容易伤风感冒;同时,许多旧病,如慢性肺病、胃病、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也易复发,正应了“多事之秋”这句成语。邓聪特别提醒抵抗力不佳的中老年人,这个时期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护,以免早晚低温下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白露节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人们常感觉很“干”,出现口鼻干燥、嘴唇干裂、咽燥干咳、皮肤紧巴巴、大便秘结等“秋燥”症状,严重的还会鼻出血、皮肤皲裂脱屑、肛裂等,老年人尤其多发。
古语有云:“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白露节气极易发生急性胃肠炎,出现胃痛、腹痛、呕吐、腹泻等,这多因脾胃受寒引起的。所以,白露要防脾胃受寒,不可赤膊贪凉。
饮食
白露节气,饮食宜遵照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原则,可多选择富含维生素类食材,如胡萝卜、秋梨、芝麻、木耳、广柑、柿子等。秋藕、莲子、菱角、甘蔗等当季食材也是不错的选择,有生津、清除燥热的作用。药膳方面以润肺化痰为宜,可适当选用如银耳、百合、银杏、麦冬、川贝、沙参、玉竹、杏仁等,并可酌情配合一些益气滋阴的中药。
白露时节,还比较炎热,一般不必大补,即使身体虚弱,需要服用补药,也最好选用平补之品。所谓“平补”,主要指“补而不峻”、“不燥不腻”。如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可服食莲子、芡实、山药、扁豆、红枣等,这些食材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并都具有健脾补胃的功效。
白露民俗:白露天气晴 谷米白如银
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相较于“两至两分”,白露节气在民间的地位并不算高,白露风俗习惯也渐渐消失,流传下来的习俗多与食物有关。
在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意思是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
华南秋雨多,多出现在白露至霜降前,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意即该节气不利于晚稻抽穗、中稻收割和翻晒。
另一方面,“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在广东梅州,“白露茶”备受青睐。自“白露”开始至10月中旬是茶树生长佳期,天气渐凉,夜间水汽在茶树上凝结成露,此时采摘的“白露茶”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味。
2. 本站作者投稿作品仅为资源共享、学习参考之目的!
3. 感谢大家与美食U一起努力,营造一个优秀和谐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