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哪些宝宝易缺微量元素
1、依靠胎儿期的储存以及母乳,正常的婴儿大多能在出生早期维持正常的微量元素代谢平衡,但宝宝5~6个月大后,体内微节元素储存耗竭,单纯的母乳又难以提供足够的微量元素,如添加辅食未及时添加强化了微量元素的成品辅食,或未及时添加含微量元素丰富的动物性食物,会造成微量元素的缺乏。
2、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儿童因代谢旺盛而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更高,膳食中如缺乏动物性食物致使微量元素摄入长期不足而导致微量元素缺乏。
3、长期患病的儿童,尤其是反复腹泻患儿会造成微量元素的吸收障碍,更容易出现微量元素缺乏。
五、如何诊断宝宝缺乏
1、由于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低,作用广泛,且又存在相互影响,其临床症状往往隐匿、复杂、缺乏特异性。
2、血液、尿液等容易采集的人体标本中微量元素含量低,且在轻微缺乏或缺乏早期往往仍保持着正常水平,难以敏感。3、因此,就算作为医生临床诊断微量元素也是相当的困难。作为家长,更不能以宝宝食欲低下、烦躁、哭闹等非特异性表现就认为宝宝缺乏微量元素。
六、微量元素缺乏的预防
1、母乳喂养是婴儿喂养的最佳选择,而强调母乳喂养更是预防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的第一步。虽然母乳中部分微量元素,如铁、锌含量低,但母乳中各种微量元素的生物活性均远高于配方奶。
2、正常婴儿采用纯母乳喂养,在出生后的5~6个月内,基本能保持微量元素的代谢平衡。当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则强调必须选择强化各种微量元素的配方奶喂养。在婴儿添加辅助食品早期就应该强调给予富含微量元素的肉类等动物性食物,或选择强化微量元素的辅助食品,如强化婴儿米粉等,以保证7~12个月婴儿的微量元素摄人。
3、大一点的宝宝需要多吃些含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肉类。
2. 本站作者投稿作品仅为资源共享、学习参考之目的!
3. 感谢大家与美食U一起努力,营造一个优秀和谐的网络环境!!